压缩空气储能工程关键技术问题与展望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 浏览数:518
  11月3日,由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和西安理工大学主办的“陕西省2025 年度“学术金秋”活动——压缩空气储能工程关键技术问题与展望研讨会暨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与技术沙龙(第五期)”在西安召开。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地储能分会执行理事长、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特聘院长夏才初教授,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监事长李宁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研讨会由陕西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志强主持。

  夏才初教授在致辞中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对两位主讲报告专家以及陕西省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所开展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必要性与积极推动作用,并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李宁教授致辞时介绍了压缩空气储能在我国以及我省能源结构中的战略意义,同时表达了对本次研讨会推动行业进步的热切期许;刘峰书记代表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致辞表示,本次研讨会为与会代表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深入研讨的高层次平台,期待通过本次会议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储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有力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主讲报告环节,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孙冠华研究员作题为“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内衬储气库研究现状与恒压压缩空气储能”的学术报告,他系统阐述了地下储气库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重点探讨了地下内衬储气库的技术特征与研究进展,并对新一代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径:包括定容储气库与恒压储气库、双工质恒压压缩空气储能、定容恒压耦合式压缩空气储能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比较;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隧道院院长曹校勇正高级工程师作题为“压气储能电站隧道式储气库工程实践与研究探索”的学术报告,他结合压气储能人工储气库建造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系统介绍了在数值模拟计算与试验研究方面形成的技术体系,分享了压气储能室内试验基地的建设成果,以及产研融合创新联合体的组建经验,总结了当前人工储气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压缩气体储能工程的设计要点展开了深入交流,特别针对“新挖储气库”这一关键议题所面临的现实难题进行了集中探讨。大家指出,新挖储库在选址、地质稳定性、建设成本与周期、长期密封性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挑战,并呼吁加强跨学科协作与关键技术攻关,以推动压缩气体储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顺利实现。

  来自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近百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通过召开本次研讨会,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显著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在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上的共识与协作,对我国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供稿: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